美联储激进加息冲击全球经济

发布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发布时间:2022-10-24浏览次数:35

美联储自今年以来一直在激进加息,甚至史无前例地连续加息75个基点,其溢出效应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冲击。


美联储为什么连续加息?对全球经济有什么负面影响?各国又如何应对?本期“论坛”特请专家解读。


1. 激进加息欲挽回信誉


问:美联储为什么连续加息?


答:美联储3月以来已连续加息5次,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在短短6个月内从0.25%上升至3.75%,而且在7月和9月两次提高75个基点,在近40年历史上前所未有。背后的原因大概有四个方面:


第一,挽回美联储的“信誉”。美国通胀在2021年4月已经开始,当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4.2%,比3月同比上升2.6%高出1.6个百分点,随后一路上升至当年11月的6.8%,已经出现明显失控的迹象,但美联储仍然认为通胀只是暂时现象。当年12月CPI同比涨幅继续上升至7%,此时美联储才改变态度,认为通胀风险可能“偏向上行”,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是除了继续执行11月开始的量化宽松计划外,仍然对利率不做调整。随后,CPI同比涨幅一路上升至2022年3月的8.5%。此时美联储认识到以前判断的错误,开始了加息进程。但是通胀仍居高不下,并继续上升至6月的9.1%高位,创40年来新高。美联储在前期对待通胀的态度令其信誉严重受损,于是试图通过激进加息来挽回信誉。


第二,配合当政的民主党迎接中期选举。通胀创40年来新高,且被普遍预期会维持在高位,导致民众对美国拜登政府不满情绪上升,这对于民主党参与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不利。美联储虽然在理论上具有独立性,不参与党派之争,但是支持现政府政策是惯例。激进地提高利率显示了美联储压制通胀的决心,试图给民众一个乐观的预期。


第三,美国经济存在一定的韧性,就业数据相对较好,给美联储鹰派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理论上提高利率会导致经济收缩甚至衰退,但是疫情冲击已经导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目前仍处于复苏小周期中。上半年美国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不利影响,出现两个季度环比连续负增长,但同比仍然维持3.7%和1.8%增长。就业形势也相对不错,失业率在9月甚至从8月的3.7%下降至3.5%。尽管不少分析认为实际情况比数据显示的要差,但这些数据还是给了美联储激进升息的空间和借口。


第四,从地缘政治博弈角度,美联储激进加息有配合拜登政府抑制能源价格上涨、促进资本和供应链回流美国的意图。美国通胀加剧的原因,除了前两年美联储过度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了太多货币之外,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也有火上加油的作用。美联储试图通过激进加息来抑制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同时也为拜登政府希望资本和企业回到美国投资的目标提供金融支持。因此,拜登政府似乎并不十分担忧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使经济“硬着陆”,并未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施压。


2 负面影响正逐渐显现


问:美联储激进加息对全球经济有什么负面影响?


答: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显现。


首先,美联储激进加息不仅导致美欧经济陷入滞胀,而且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暗淡。通胀的消化和降低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需要供给侧的调整,快速激进的加息使大多数国家不得不跟随美联储升息以避免本币大幅度贬值,结果就是投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而供给端又受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难以恢复。全球大多数经济体将随美欧经济陷入滞胀泥潭,进入低增长、高通胀状态。


其次,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投机和动荡,导致大规模资金从新兴市场经济体流向美国,引发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通过利率平价机制,美联储激进加息会使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外资将撤出,从而使这些国家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价格遭受冲击而下跌,一些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逆差的国家还可能出现金融动荡甚至金融危机。历史上,当美联储开始收缩货币供应、提高利率时都会冲击发展中国家,拉美、东亚、中东不少国家都曾因此引发金融危机。这一次美元激进加息已经引爆了斯里兰卡、萨尔瓦多、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国的债务危机,巴基斯坦、埃及、阿根廷等国主权债务违约互换合约(CDS)价格也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债务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最后,美联储激进加息预示着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大,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困难,全球经济金融治理难度加大。美联储在短期内超常规的加息,令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面临更多困难。欧元区和英国因加息力度比美国小,欧元与英镑汇率跌至历史低位,经济遭受巨大冲击,新兴市场国家就更加雪上加霜。更严峻的是,美联储快速加息极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如果明年发生经济衰退,美联储可能又会转向降息刺激经济。在很短的期限内如果发生这样急剧的政策转向,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多不利冲击。现在金融市场上已经有各种美联储在明后年会转向降息的预测,这会加剧各种投机活动,加大金融市场动荡幅度,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和贸易活动。


拜登政府目前一门心思在地缘政治上挤压俄中,对协调、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并不在意,甚至试图以邻为壑,将国内经济调整的成本转嫁至国外。美国自私的财政货币政策正在损害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最终也会反噬美国本身。


3 滞胀风险将明显加大


问:美联储是否会继续加息?各国如何应对?


答:美联储已经表明将在年内继续加息,市场普遍预测11月美联储将继续加息75个基点,届时联邦基金利率将提升至4.5%,是所谓美联储“中性”利率水平,如果再继续加息,就将创下2007年8月引爆次贷危机的高利率水平。问题是美联储计划中将通胀率降到2%的时间可能大大延迟,因此,美联储持续加息对抑制通胀的作用会严重滞后,冲击投资和消费的效应则会立竿见影,滞胀风险明显加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都会收缩,金融货币政策调整传导至实体经济的过程在多数国家都会展开。但是,不同宏观经济状况的国家,面临的最紧迫和最严峻的挑战不一样,应对的措施和优先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


欧洲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类似,当前主要挑战是高通胀,基本上都跟随美联储加息。但是因为经济增长比美国乏力,加息速度无法与美国相比,欧洲和日本面临的困难比美国更严峻,可能会率先进入衰退。


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资本外流、金融不稳,因此也不得不被动提高利率,以缓解货币过度贬值的压力。这些国家可能不得不牺牲短期的经济增长利益,来缓解外部平衡的压力。


多数东亚国家由于存在贸易和经常账户顺差,即便短期资本外流也不会发生金融危机,货币汇率下跌也不会导致外债偿付问题,因此会在本国经济增长能承受的前提下提高利率水平,不会牺牲经济增长来稳定汇率和金融市场,整体经济增长预期仍然比较乐观。


还有一些国家虽然也面临贸易和经常账户逆差,美联储激进加息后导致资本外流压力较大,汇率出现大幅度贬值,但是为了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选择逆美元加息而降息。土耳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类国家为了抑制资本外流,不得不出台资本流动管制和外汇管制措施,减少降息的不对称负面影响。


中国是具有高度金融自主独立性的国家,贸易和经常账户存在较大顺差,受美联储加息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中国并不需要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相反还根据国内经济增长需要适当放松了货币供应,通过政策操作工具降低了实际利率水平。中国虽然是第一大能源和粮食进口国,但是基础电力供应和口粮供应仍然依靠国内资源,对外依存度较低,传导至工业生产和民生端的压力较小,不需要被动提高利率来应对输入性通胀。


正是这些特点使得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和韧性非常明显,仍然被外资看好,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景仍然乐观,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滞胀时显得格外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