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合作承办 “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第四届研讨会”

发布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发布时间:2021-08-30浏览次数:10

2021年7月31日“中国国际金融 30 人论坛第四届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主题为“开放·绿色·合作”,探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绿色金融、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减免等重大战略问题。研讨会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主办,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承办。

会场

上海市人大副主任肖贵玉首先致辞。他表示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一直在跟踪、研究国际经济金融等领域和热点问题,很多研究成果质量很高。他介绍了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发展的情况,指出本次论坛“开放·绿色·合作”的主题不仅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底色,更是浦东现代化引领区建设的应有之意。他希望与会专家为浦东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积极建言献策。

上海市人大副主任肖贵玉致辞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荣誉会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顾问屠光绍随后致辞。他表示,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包括国际金融30人论坛在内的高水平学术活动广受欢迎,会议始终聚焦前沿、热点和尖锐的主题,参会人员水平高,会议讨论方式高效,国际金融30人论坛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与特点。关于本次会议,他认为“开放·绿色·合作”三个主题都与开放有关。在去年,中央就提出了“制度型开放”这一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各项制度开放中,金融制度开放更具挑战性,一方面倒逼国内金融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提升中国金融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去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2.0版基本上结束了,现在已进入3.0版阶段。2.0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存在的问题是,国际化程度较低,金融制度开放得不够,因此要进一步开放。金融制度开放的基本原则是要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金融制度,但不是简单照抄,还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如果有些金融制度还不能和国际完全对接,就需要一些转换的方式。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荣誉会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顾问屠光绍致辞

王战主席代表承办单位之一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致辞。他指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可知,越是严峻的国际形势,越是要坚持以改革开放来应对。在今天严峻的国际大背景下,制度性开放是个难啃的硬骨头。美国在数字贸易、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制定规则,就是为了阻止中国制定这些领域的规则,中国要设想如何积极应对。绿色发展其实是“自我加压”,双碳标准可能带来局部的返贫问题。在美国要脱钩的情况下,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国际合作,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探索。所以“绿色”与“合作”也是硬骨头。这些重担子与硬骨头需要专家学者们贡献真知灼见。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王战致辞

此后,新开发银行周强武副行长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在当前疫情持续冲击和地缘政治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世界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传统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难以解释和解决当前复杂严峻的挑战。时代呼唤新的发展理念,各国也期待多边开发银行能够创新理念和产品,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共同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和更有效的公共产品。新开发银行将致力于提高创新能力,夯实比较优势,以新的理念赋予传统基础设施新的内涵,践行多边主义打造全球的多边平台,持续推进新开发银行与东道城市上海的伙伴关系。新开发银行在扩员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批新成员呼之欲出,并积极准备后续的扩员。


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强武发表主旨演讲

国际金融3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玉荣主持论坛开幕式